1. 現象:加熱后擠出不順利,容易斷膠(斷線)
原因:硅酮耐候密封膠不同于硅酮密封膠,使用關鍵在于擠出,溫度的控制在擠出施工過程中非常重要,溫度控制的能否合適,直接影響硅酮耐候密封膠在整個施工過程的流變狀態,影響著產品的內在質量和美觀,應對溫度特別留意。溫度過高會引起密封膠熔融過大,無強度以致根本無法成型(流淌現象);溫度過低,膠的活動性差,機器擠不出膠,影響施工進度,這是擠出不順利的主要緣由。另一種緣由可能是硅酮耐候密封膠在制造中夾雜有氣泡,在擠出過程中造成斷膠。
解決方案:溫度的選定一般來說,以廠家提供的擠出溫度范圍為宜,擠出機溫度,一般設定機筒在110-130℃之間,機頭在112-132℃之間。為了使主機產生一定的壓力,使熔融平均擠出,故請求機頭溫度高于機筒溫度。溫度有一定的滯后性,調整中應留意,加溫和降溫應逐步停止,涂敷開端前,應恰當排氣,以減少內部氣泡和空隙,避免擠出時產生氣泡形成斷膠。
2. 現象:涂敷在鋁隔條的丁基膠條有毛邊,不整齊。
原因:膠嘴不光滑或者膠嘴處有雜質。
解決方案:檢查下膠嘴是否有雜質或不光滑。
3. 現象:擠出溫度控制適宜,但鋁隔條與硅酮耐候密封膠粘接性不好或膠粘性差。
原因:a. 鋁隔框偏斜,敷膠嘴處不易通過或涂膠位置不正確。
b. 皮帶傳送過快,鋁隔條來不及涂膠。
c. 鋁隔條或傳送帶不清潔有油污和灰塵。
解決方案: a.涂敷時鋁隔框應垂直放置,以防膠嘴處不易通過或涂膠位置不正確所造成的鋁隔條不粘膠現象。
b. 清潔及校對鋁隔條和傳輸帶,調整傳輸帶的速度。
c. 按比例調整兩膠嘴之間的間隙。
d. 硅酮耐候密封膠是既有彈性又有粘性,經過適宜的溫度和壓力擠出吸附在清潔鋁條上,融熔的丁基膠向被粘物外表擴散,逐步潤濕被粘物外表并深化外表微孔中,這是一個物理過程,在這一過程中丁基膠與被粘物(鋁條)只是外表間的線接觸,只要壓合以后才干與被粘物之間停止面接觸。因而,適宜的施工壓力和溫度有利于此過程的停止。值得留意的是,膠對鋁條產生的吸附需一段時間(3~5MIN)才干,起到粘合效果。
